宠物的宠怎么写?
“宠”(chǒng)的繁体字,上面是“龙”,下面是“月”——会意字。金文字形像一只大虫(蟒蛇或巨蜥)趴在月亮上。古人看到月亮上有阴影,以为是怪兽(凶),所以造了这个字表示月亮上有让人害怕的“凶”(兽)在。后来这个字变成了形声字,“月”表音,“虫”表意,合成现在的“宠”。
“宠爱”“溺爱”的“宠”都是这个意思——受到特别的爱和照顾。不过古代还有“纵爱”的意思——“他对我很好,很宠我。”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他对我非常爱护、关心。” 另一个“宠”(péng)也是形声字,上面是“宀”,下面是“重”。“屋”也就是“家”的意思;而“重”表示数量多,由此可以推测这两个字在古代是有“众多”“许多”的意思。引申出“爱”的意思后,“宠”就有了“宝贝”“心肝”“心头肉”等含义。
“父母宠着的孩子”就是这个意思啦! 现在这两个“宠物”的“宠”都指“养动物”了么? 不是的哦~ 古时候的“宠物”可没这么可爱哦~ “玩物”“玩好”的“玩”读二声wán,是名词,指的是“供玩赏的东西”。有“耍弄”“玩耍”的意思时,读三声wǎn。 “弄璋之喜”的意思是“人家生了儿子,你祝贺别人。”——这里的“弄璋”就是用玉器摆弄。“弄瓦之喜”是指“人家生了女儿,你祝贺别人。”——就是用彩丝编织玩具给女宝宝玩。 “玩”到动物身上时,就表示欺负、虐待。
“宫中侍女日侍华清宫,天子自谓得人,每欲出游,必先于此处试之。”——这里“游乐”的“游”就读yóu,意思是“游玩”“嬉戏”。 “老饕”是什么意思呢? 宋朝有个叫张涛的人写了一本书叫《清波杂志》,里面提到一个笑话: 有一个叫胡澹庵的人去旅游,到了江苏镇江,想住在寺庙里,就向寺里的和尚问路。和尚说:“往西走,过三条街,再向北拐,就到了。” 胡澹庵谢过和尚,走了不一会儿,又折回来,问道:“刚才您说的那个地址,是不是就是‘一尖’?” 和尚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问。 胡澹庵笑道:“实在不好意思,我嘴巴馋,听了您的指引,我忍不住自己给自己弄了一碗面吃……” 和尚顿时哭笑不得。
“老饕”的“饕”就是指这样的人啦——嘴馋喜欢美食。 这顿饭吃的可不止一碗面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