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鸟生活习惯有哪些?
八哥鸟又被称为八哥、白颈八哥、乌老鸦、老鸹子、黑老鸹等,主要分布于东亚及南亚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马来西亚、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越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每年在中南半岛地区和大陆南部进行迁徙。
八哥体长 36一40毫米,体羽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肩、背上部和翅覆羽具绿色金属光泽,肩羽具白色羽干,并因沾有油垢而显出淡红色或粉红色。头顶有长的耸立的羽冠,眼先和颈侧都有白色羽毛,形似披发,这是八哥在外形上最显著的特征。成鸟上体从头至尾亮黑色。下体亦全黑,有的胸部略呈暗褐色,颏、喉、上胸各有两道横向自颈侧伸过胸部的白色横斑,其中颏部的横斑为羽干白色,喉部和上胸的白色横斑由颈侧白色羽毛在胸部中央交叉相覆。从胸下至尾下,中央裸出黑色,两侧被覆以具铜绿色的黑色羽毛,翅覆羽和内侧飞羽亦呈铜绿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具黑色羽干。中央尾羽黑色,两侧尾羽具蓝色羽缘。虹膜红色;嘴和脚皆为黑色。
八哥主要以蝗虫、蚱蜢、蟋蟀、金龟子等农林害虫为食,也吃草子、瓜子等植物果实。它的食量很大,一顿饭可吃下30多条小虫子。八哥在每年3-7月繁殖,营巢于树洞、屋檐、孔穴中,也常在油棕树叶和芦苇丛中筑巢。巢结构稳固,呈碗状,以杂草、树皮、树枝、树叶等构成,里层为细草、兽毛、羽毛。每窝产卵2-5枚,卵淡蓝色,有绿色或褐色的斑纹。由雌鸟孵化,雄鸟负责饲喂雌鸟及警卫工作,孵化出的幼鸟为晚成鸟,靠亲鸟哺育,直至能独立活动。
八哥鸟是中国的特有鸟类,它通体乌黑,有着奇特的个性和讨人喜欢的习性,不仅机敏聪明、才智过人,能模仿人语和其他鸟类的叫声,而且善辨黑白、识文断字,因此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