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八哥好养吗?
俗话说:春种、夏管、秋收、冬闲。眼下虽说进入冬季农闲时节,但土八哥养殖却开始了。
土八哥学名乌鸫,又叫山黑、牛头、老黑等,因其能发出8种不同的叫声而得名。该鸟属密林鸟类,喜群居,以食农林害虫为主,属国家保护的"三有"陆生野生鸟类。近年来,由于人为捕杀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数量锐减,有灭绝的危险。为保护这一鸟类资源,人工养殖土八哥已列入国家"863计划",并有相应政策补贴。
该鸟在自然条件下,7月至10月为产卵、育雏期,在12月至次年4月的漫长冬季,是人工驯养的最佳季节。
建窝
人工驯养可选择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旧房屋或山洞。为使土八哥能安全越冬,在房内用三合土或水泥做一1平方米左右水池,池内注水10厘米深,以供洗澡。房间内每隔50厘米设立一道横杆,杆下设栖架,杆上设料槽、水槽,并在架下撒上沙石。
购苗
土八哥的成鸟因产卵、育雏疲乏,且不易捕捉到,最好购买幼鸟。幼鸟在秋季育雏后期即能飞行和独立觅食,且易于捕获,体格强健,便于运输、饲养和管理。在8月至10月间,可到农林相间的野草丛中捕捉。捕捉到的幼鸟,要进行试飞,飞不起来的要喂养几天再放。
饲养
对抓来的新鸟,应先放到暗室内吊笼静养5天,喂养小米。5天后将笼门打开,让其在室内活动,并喂养米饭、韭菜末、黄粉虫、面包虫、熟鸡蛋等。
该鸟野性十足,飞行灵活,胆小,喜欢互相打斗,饲养时最好以同巢出飞的幼鸟为一组,每组4只至8只,避免单独喂养。管理中,应严防猫、狗、黄鼠狼等进入房内。
放飞
来年4月,天气渐暖,万物复苏,土八哥的产卵、育雏期开始。这时要把经过喂养、体质健壮的土八哥放飞到离房200米左右的果园林内,在林外设料场、饮水场,使鸟逐步由人工驯养向半散养过渡。
该鸟适应性、抗病能力强,且善捕食,人工投喂的小米、面包虫等只是补充食物,一般无病。该鸟在冬季市场基本没有,出售时应提早与买家联系,冬季出售的价格比春、夏、秋季要高,每只售价可达100元。
规模养殖土八哥每平方米空间可养10只至12只,按每只获利50元计,投资产出比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