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口腔炎怎么治疗?

易枫惠易枫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口腔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发生在6个月到2岁的婴儿。口腔炎常表现口颊、舌、龈、腭等处粘膜上出现灼热肿痛、溃烂疼痛和表面长有冰霜状白点或口腔疱疹等,严重者还会溃烂、出血,甚至继发细菌感染,患儿往往吃不下、睡不好、浑身难受、哭闹叫喊,痛苦异常。一般口腔炎的常见病因为口腔粘膜直接受到损伤或身体有其他疾病而引起口腔粘膜的炎症。

口腔炎分为侵蚀性口炎、细菌性口炎、霉菌性口炎、病毒性口炎、物理损伤性口炎、全身性因素引起的口炎

病毒引起的口腔炎称为病毒性口腔炎。主要是由单纯性疱疹病毒,即Ⅰ型和Ⅱ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这些病毒进入口咽部粘膜上皮细胞后,在那里繁殖生长,破溃后变成糜烂面,使口腔粘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为咽部糜烂,融合成丘疹样,水疱样疱疹,周围有红晕,形成粘膜红肿,有灼烧疼痛感。溃疡多在咽后壁等处,亦可发生于悬雍垂、扁桃体、软腭等,在咽后壁出现黄白色溃烂性溃疡,直径一般在l厘米以内,周围缘略隆起,具有缘红斑,表面有浅黄透明膜,约l~2周结痂消退。

疱疹性口炎的病因:(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为弥漫性口腔炎症,表现为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颊粘膜及舌部出现大小不等水泡样疱疹,破后形成溃疡,有疼痛拒食。(2)水痘病毒、咽喉炎病毒及手足口病病毒皆可致口炎。表现为:起病急,可有发热、头痛、咽部疼痛等,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於舌及颊粘膜、牙龈等不含皮质腺分布的粘膜上。(3)肠道病毒,多引起疱疹性口腔炎,为散在性,无关团、无菌膜、疼痛明显,约占咬伤的90%以上。

病毒性口腔炎的治疗:除用抗病毒的药物外,一般无须其它特殊处理。要注意局部和全身配合治疗:局部可用双氧水、硼酸液等清洗,然后用5%强碱溶液、硼酸液或氧化锌糊剂、龙胆紫涂之。溃疡较多时可用金喉健口含消炎。或中药西瓜霜,冰硼散等涂抹于溃疡面以消肿止痛,同时口服维生素C。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用淡盐水漱口,并涂上1%甲紫,以防加重感染。若疼痛较重、多食流质,多饮水等。

局部治疗:初起雾化吸入疗法。用生理盐水、普鲁卡因、青霉素、链霉素、地塞米松等行喉部雾化治疗。每日一次,2 星期为一疗程。抗生素治疗;用抗生素水溶液或糖皮质激素水混悬液做雾化吸入治疗。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可暂时减少炎性反应并有助于局部修复,应使用摇匀后的药液吸入,剂量请咨询医生。局部消炎。氯霉素眼药水滴入双耳朵眼内,每日3 ~5 次。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生素,2 次/日,疗程7 天~ 10 天,对慢性中耳炎病人而言,应当通过详细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后续治疗原则上应包括药物疗法,免疫疗法、咽鼓管吹张、肥敷法、中医中药 疗法等。具体治疗方法到下篇内容中详细介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