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用捻舌吗?
现在八哥不用捻舌头了,其实早就不需要了! 现在的八哥都是笼养,不是放养,食物也是精细化加工的颗粒、粉状饲料。以前的八哥的食物以昆虫和小型啮齿动物为主,所以舌头的形态结构与现今的八哥有很大区别。
八哥的原生环境是中国南部,它们主要猎食各种昆虫,如蝗虫、蝼蛄、蟋蟀等,也吃一些小鼠类、蛙类、蜥蜴等,这些昆虫和小动物的体表都会分泌粘液,八哥依靠舌头上的突起,像蘸水笔一样,将粘液涂布到整个口腔内部,来清理牙齿及食道里面的杂物(这是很多鸟类都有的特性)。
另外,八哥的喉部有一块肌肉可以控制鸣管的伸缩,从而发出不同音调的鸣叫;而嘴部的动作则是由舌头控制的。 所以,早年的八哥经过长期驯化和筛选,其舌头能够充分配合喉部的肌肉群,进而完美地演绎“叽叽喳喳”“啧啧啧”等动听的鸟鸣声。这也是早期八哥能歌善咏的基础。
然而,现代的八哥已经无需如此高亢地鸣唱,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原生荒野到了人类文明的身边。人类文明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充足且方便食用的粮食,因此近代以来,八哥的食物结构发生极大转变,从以荤食为主,转变为以素食为主。
粮食用具的改变,也使得八哥不得不改变了原有的觅食方式和习惯,由猎食者变成了食腐者和垃圾吃货。舌头上那几根细小的倒刺早已退化成今天这样又粗又短的模样,根本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灵活自如地钩住食物并剔出骨头。所以,如今的八哥即使学会了说话,那声音也是含糊不清、单调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