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鼻炎吃什么药?
关于狗得鼻炎了怎么办,我写过! 这里给大家详细分享一下! 犬的鼻腔内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粘膜,称为鼻粘膜,这层粘膜一直不停地在呼吸进出,鼻腔内部和外界环境不断接触,所以这层粘膜有着比较强大的新陈代谢能力,可以及时清除吸入空中的灰尘、细菌等异物;另一方面,这层粘膜有丰富的腺体,会不断地分泌清鼻涕出来,也就是常说的“流鼻涕”,这些分泌物中包含了粘液、抗体、糖元和电解质,具有杀菌作用. 当细菌进入鼻腔后,这层粘膜的免疫能力开始发挥作用,通过鼻道内的纤毛运动,将这些侵入的细菌运输到咽部,最后随着唾液吐出体外。 有些细菌可能会“躲过”这一关,此时扁桃体发出的免疫细胞便开始工作,释放淋巴因子、抗体等物质来消灭细菌。
如果细菌还是“躲过”了免疫细胞,那么鼻黏膜就会发挥最后的防御功能——分泌黏液,将入侵的细菌包裹起来,形成薄膜,然后不断将这薄膜向咽喉输送,最终排出体外。 这几种方式都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鼻子,让我们不会直接进入含有细菌的气体环境中。 但如果我们的鼻子突然接触到含有大量病菌或者过敏原的气态物质,身体并不会马上出现症状,这时免疫系统就开始起作用了。
通常来讲,动物遇到自己不能耐受的物质都会第一时间远离,并深呼吸数次之后才能定下来。但若反复吸入有毒气体或频繁出现过敏反应,呼吸道黏膜上敏感的神经末梢就会迅速将信号传递给脑部的相关区域,此时局部区域的细胞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过敏物质——组胺。 这些物质能够明显地影响鼻粘膜的功能,使得鼻粘膜上的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同时还会引起局部的肌肉发生痉挛,导致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当有害物持续存在并且摄入量过大时,体内产生的大量组胺会导致黏膜下的肌肉收缩,使黏膜下组织脱落,形成糜烂面,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出血情况。 如果不及时将体内多余的致病因子彻底杀灭,鼻粘膜的免疫能力会慢慢下降,以致最终无法清除侵入的病菌,炎症反复发作,病情逐步加重。 想要让患儿的鼻道内细菌始终处于劣势状态,首先就得消除已经存在的细菌感染。
临床中治疗细菌性鼻炎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磺胺类药物以及中药制剂等等。其中抗生素的应用最为广泛,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类型以及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给患者用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抗生素一定要严格控制疗程,以免引起耐药菌株的出现。
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饮食调节也很重要。因为细菌性感染常与营养缺乏有关,故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