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哥怎么配快?
个人经验是,搭配没有绝对最强,只有最适合。 比如现在比较火的配速是五到八分钟每一千米,那么是否就代表这个速度下的兔子最“强”呢?答案肯定不是! 如果选手在五分钟的跑完3000米,可能这个距离对他来说非常轻松,甚至用不到七分钟;而另一些选手可能在八分钟能完赛3000米,但是5公里却需要17分钟左右——这两种情况下的运动员都是存在的。 所以当我们在探讨什么是最合适的时候,其实是在探讨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里,各种因素都是均衡的,我们称之为最“适合”。
下面说说如何找出这个最合适的范围。 我们知道决定跑步功率的因素有三个:
一、跑速(V)
二、跑量(T) 三、训练强度(I) (注:这里为了表述方便,统一使用公里/小时作为单位) 根据公式P=V^3*T/2,要想提高功率,只需要同时增加这三个因素即可(注意这里的单位时间是分钟而不是秒哦!)。
比如一位跑者准备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他的目标是跑到半小时,现在他跑了6次半程,每次路程都是半小时,那么他的总路程为6×0.5=3(公里),总时间也就是30分钟。他的个人数据如下: 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该跑者的实际功率 P=(0.48^3*3)/2=0.52(瓦) 而另一位跑者打算在十天内完成同样的目标,但是他只在第5天完成了第一次测试,后面的四天由于各种原因放弃,他共跑完了四程,每程也是半个小时。这样他的总路程为4×0.5=2(公里),总时间为40分钟。
虽然这两位跑者总共完成了相同的任务,但前面那位跑者花的时间比这位要少很多。原因就是他在之前已经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使得自己具备更高的能力水平,从而能够用更短的时间完成相同的任务。当然,通过调整,前面的跑者也可以逐步提升自身的能力,从而缩短完成相同任务的时间。
所以你看,只要不断地练习,并不断改变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就能不断提高我们的运动能力水平。这就是最适合的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