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牧肠胃炎怎么缓解?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道黏膜的局部炎症,常见原因为物理性因素(如食物不耐受、气候突变等)和化学性因素(如药物中毒)所致;也有部分患者找不到确切病因。临床表现为腹泻或呕吐,严重者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一般病程较短,及时治疗多可很快恢复。 治疗包括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预防应激反应的发生,改善肠道微循环,保护肠道黏膜等。
1.补充液体,防止脱水 对严重腹泻,尤其是婴儿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发生。轻度脱水者口服补液盐即可。对于重度脱水或不能经口补液的患儿,可用静脉输入5%~10%葡萄糖盐水的方式补液。
2.镇静剂的应用 可给与苯海拉明等抗组织胺类药物,有镇静、止泻作用。必要时给予阿米妥钠注射,以抑制肠蠕动,保护肠粘膜。
3.抑制胃酸分泌,减少细菌毒素 因胃液中含有大量胃酸,故应注意避免使用碱性药物,以免加重对肠道的刺激。必要时给西咪替丁注射液肌注或吸入滴注,亦可口服雷尼替丁胶囊,抑制胃酸分泌。
4.消除肠道内寄生虫 如果怀疑有寄生虫感染,可使用驱虫药。阿苯达唑对寄生虫的杀灭作用显著,适用于蛔目、吸虫目的寄生虫病。左旋咪唑为驱蛔药,对蛔目寄生虫感染疗效较好。
5.对症处理 对于高热病人应予以退热处理;如有缺氧表现,应给予吸氧;有脱水者,应积极补充水分和营养。
6.中药治疗 宜采用清热利湿,解毒止痢的方法。中成药黄连素片,每次1.5g,每日3次口服。或复方新诺明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亦可用蒲公英、马齿苋各60g,煎水喝,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