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细小是不是传染的?
“细小”是指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肠炎型和小肠炎型两种形态出现。 此病的传播方式是接触式传播和消化道传播。也就是说只要有携带病毒的病原菌,不管是否发病,只要跟患病犬接触过,或者是使用过其用过的东西都有可能被传染;另外就是通过消化道传播,比如吃了带有病菌的食物而被感染。所以饲养者需要特别注意。
目前对犬细小病毒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支持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对于肠炎型的病例,应停止喂食24小时,通过静脉注射补充电解质和水。此外需要注意给病犬保暖的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因为此时病毒处于高度复制状态,必须严格消毒以避免再次被感染或者将病毒传染给其他宠物。 为了防止狗狗感染细小,预防工作很重要!首先是及时接种疫苗,幼犬接种四针疫苗(二免)后,间隔7~10天再接种一针,之后每年免疫一次;其次是要做好驱虫,蛔属寄生虫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也是引起细小的原因之一,建议每3个月驱虫一次;最后要注意的是,一旦发现有患病的危险信号要及时隔离,并对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犬细小病毒简称CPV,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犬细小病毒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地表泥土中可生存5个月以上,在血液中可生存半年以上,在冻干血清中能存活7年以上。细小病毒不耐热,56度下可存活24小时,在3~5度的温度下,病毒不会死亡。除犬外,野生的食肉目动物均可感染。犬细小病毒病是1978年发现的,是一种新的恶性传染病。
犬细小病毒病不是人畜共患病,只感染犬,各种年龄犬均可感染,但断乳后至1岁的幼犬感染率最高。本病春秋两季多发,且易引起流行和暴发。犬感染细小病毒后的死亡率在40%-90%以上。
主要症状
临床上犬细小病毒病主要有出血性和肠炎型两种。
出血性:幼犬感染该病毒后,偶见有呕吐和短的潜伏期,其后出现神昏昏迷等神经症状,后突然死亡,往往发现突然死亡而不知原因。该型多发生在2-4月龄的幼犬。
肠炎型:常突然发病,病程长短不一,短者数天,长者15-20天。体温高达40-41度以上,食欲废绝,呕吐,呕吐物为泡沫、粘液、食物与血液的混合物,呕吐后剧烈的腹泻,排出水样的粪便。继而排出番茄汁样的稀粪。粪便恶臭难闻,内混有血液及粘液,病犬因剧烈腹泻和呕吐而极度脱水,眼眶下陷,皮肤无弹性,尿闭或少尿,脉搏微弱,呼吸急速,腹部疼痛,不能站立,卧地不起,叫声微弱,呻吟,多数以死亡而告终。
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以预防为主,加强预防注射,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犬细小疫苗。
在犬细小发病季节,禁止一切犬类聚会,减少犬与外来犬以及外界环境的接触,经常服用犬用肠道门诊等预防肠道疾病。
一旦发现犬有类似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严禁各种接触。对发病犬的排泄物和发病环境用具要用5%氢氧化钠或10%石灰乳或2%福尔马林严格消毒。
及时到宠物医院诊断治疗犬细小病毒病,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