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毛球症肚子会硬吗?
首先,毛球是宠物兔普遍存在的一种自发性胃肠病,主要症状为精神不振、厌食、呕吐、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出现等胃肠道不适,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及时治疗。 那么,毛球是怎么形成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无法排出体外呢? 原来,宠物兔的唾液中有含有黏蛋白,这种物质可以黏附食物中的纤维,从而帮助其顺利吞咽。而在胃肠中,这些纤维被分解,形成短纤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当它们通过消化黏膜时,会裹挟着大量胃肠黏液形成肠黏液薄膜,附着于小肠绒毛表面,起到保护胃黏膜,促进营养吸收的作用。 而毛发(包括脱落的毛发)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被不断吸入胃肠道内。对于宠物兔来说,每日舔舐自己的毛发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行为,所以不必觉得奇怪;而且一旦动物进食以后,大量血液集中到胃部进行“战斗”,这时消化道里的毛发由于没有足够的力量继续向前推进而被暂时抑制。不过,在休息的时候或是早晨起床以后,动物又重新启动了吞食动作,于是消化道里原有的及新的进入的毛发又被再次吸入体内。这样反复地吞入——吐出,使得部分毛发原路返回不了胃腔,逐渐在消化道里积成毛球。 如果此时胃肠功能正常,活动良好,摄入充足水分,则毛球可随着粪便一起排出体外。然而,如果因环境变化、突然更换主食、意外受凉等疾病因素造成胃肠蠕动缓慢甚至停滞,或者因为缺水使大便干结,就无法排出已经形成的毛球。
有些动物的毛球其实是处于循环系统之中的,并不是单纯的胃肠道疾病。 例如猫科的动物,它们的消化道很长,且呈“s”形弯曲,这样就可以避免食物在肠胃里停留时间过长而导致腐败,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样的饮食情况。但是,如此灵活的消化系统也使得它们更容易出现胃肠道阻塞,其中就包括毛球。由于猫咪爱舔毛的习惯很容易将毛发吃进肚子里,因此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诱因。 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建议采取支持疗法,也就是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体液和电解质,以及给与肠道益生菌等方式来调节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胃肠蠕动能力,让毛球能够顺利排出。当然,也可以通过刺激排便反射的方式,促使毛球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