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蛋白质是什么颜色?
首先,我们肉眼能看到的物质只有三种——色光、透明度和浊度(雾天可见度),因此讨论“有色”和“无色”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能看到的东西都没有色彩。 然后我们可以把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微生物可以分解的碳水化合物,另一类是微生物不能分解的蛋白质与脂肪。细菌等微生物通过发酵作用使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单糖,这些单糖被细菌吸收利用,同时产生CO2和水;而蛋白质在细菌体内先经过水解为氨基酸,然后经过脱氨作用生成α-酮酸和氨,最后经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形成ATP等能量储存物质。
可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过程非常复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物种间有较大差异。对于人类来说,除了水溶性维生素外,其他的营养物质几乎都是溶解在大分子物质中,以离子或分子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的。 所以题主的这个问题应该这样问——人食用含有蛋白的食物后,那些蛋白质究竟发生了什么? 以肉类为例说明食物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变化。食物蛋白经口腔咀嚼后,在小肠中被各种蛋白酶水解成大小不一的肽段和单个的氨基酸。小肠黏膜细胞可以直接吸收多肽和氨基酸。
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及大部分多糖进入大肠后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部分得到分解,生成小分子的简单碳水化合物,如乙酸、丙氨酸、谷酰胺、山梨醇等物质,这些小分子能够轻易透过毛细血管壁供机体利用。 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我们可以说摄入的蛋白质在经过消化吸收后以氨基酸或小肽的形式被机体直接利用,但直接利用的不代表一定会被合成人体自身蛋白质。比如食物中的酪氨酸经胃肠道粘膜吸收后,可直接作用于脑内,但它并不是作为组成大脑蛋白的成分之一。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可以体现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机械支持功能。
如动植物的纤维素。植物的韧皮、茎秆,动物的发、毛、蹄、角、爪等,都是由纤维蛋白构成,起着支持和保护作用。如果将植物体内的纤维蛋白破坏,茎秆就支持不住了。人体的肌腱、软骨、韧带、皮肤、头发等也主要是由纤维蛋白构成的。
2、运输功能。
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脂蛋白;植物体内运输矿质元素和有机营养物质的蛋白;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载体蛋白都有运输功能。
3、运动功能。
肌肉蛋白是肌细胞实现收缩功能的基本成分,在其周围分布着许多收缩蛋白微管。当受到神经刺激时,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引起微管的滑动和收缩,牵动肌肉蛋白收缩,使整个肌肉收缩。动物体的运动就是依靠肌肉蛋白来实现的。
4、生物催化功能。
由蛋白质组成的酶是生物体内各种代谢反应的催化剂。生物体内的无数反应,在酶的催化下,自动、高效、有条不紊地进行,使生命过程能够不间断地延续。比如食物的消化吸收、ATP为生命活动源源不断提供能量、核酸的复制和转录、蛋白质的合成等这些重要过程,都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下进行的。酶在代谢中所起的作用几乎涉及到所有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领域。比如,研究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癌变、激素作用等等,都离不开有关酶的催化。
5、信号传递和信息储存功能。
激素蛋白和神经递质蛋白分布在血液中或神经突触中,作为信号物质传递到靶器官后,与靶器官表面相应的受体蛋白结合,使靶器官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催乳素使乳腺泌乳,或乙酰胆碱使骨骼肌收缩等。
6、免疫功能。
由蛋白质组成的抗体、补体等成分,是实现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
7、生物调控功能。
蛋白质作为基因表达产物,又可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蛋白质调控包括酶对代谢通路的调控、蛋白激酶对酶和其他蛋白活性的调控、钙离子对酶和有关蛋白的调控等。
8、贮藏功能。
生物体将多余的氨基酸贮藏起来,需要利用时,可被分解生成氨基酸和脂肪酸,通过三羧酸循环分解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