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肚里有虫用什么药?
猫咪肚子里有蛔目(Cestoda)寄生虫,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绦虫病,因为寄生虫呈长圆形,像条虫子,所以叫绦虫。 这种寄生虫是寄生虫里最大型的类群之一,体内没有消化道,营养主要来自于所吞食的食物。由于没消化道,不能消化吸收食物里的营养,为了获得营养,只能不断吞噬周围的组织,直到整个身体被消化液溶解,然后吸收其中的营养。 在体内,由于缺乏消化液,它只能把营养物质溶解在体腔液里,再通过体表的吸盘吸取这些物质。
当寄生虫的幼虫在胃肠道内发育成成虫时,就会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去,这时寄生虫感觉到外界刺激,就会收缩肌肉,使体表刚毛固定,消化液的分泌也停止,随后再摄取周围的营养物质。 当虫体获取了足够能量后,就会开始大量繁殖,并逐渐向体表的吸盘处移动,这时虫体的长度会有明显的增加。 随着幼虫进一步发育,体内的器官结构也逐渐分化完善,当发育为成虫时,它们就达到了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并开始大量排出卵囊。
卵囊在体外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会孵化出幼虫,而后沿着消化道壁渗透进入体内,最后发育成为成虫。 由于幼虫在侵入消化道之前要经过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一部分幼虫会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液分解死亡,只有存活下来的幼虫才能继续发育成成虫。对已经感染的猫来说,使用驱虫药物就可以达到杀灭成虫、消除感染的目的。
目前用于治疗绦虫病、蛔目的药物包括阿苯达唑、甲硝唑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寄生虫对营养的摄取,同时破坏虫体的细胞膜,从而起到灭杀寄生虫的作用;另外,噻嘧啶也有很好的杀虫效果。
对于绦虫病引起的腹泻,可以使用硫酸阿托品止泻,严重的应该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避免发生脱水。 对已感染的动物必须进行彻底的驱虫治疗,一般认为连续服用以上药物7天为一个疗程,停药后1周再服药一个疗程即可。